3月2日、3日二天,桐乡市青少年宫茅盾少年文学院的30余名小学员在市作协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新昌与天台开展“浙江文化寻根之旅”之重走“浙东唐诗之路”采风活动。 “浙东唐诗之路”,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提出并正式命名的,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用名词。从地理意义上说,它是一条从钱塘江开始,经过萧山的西陵、义桥和绍兴的柯桥、绍兴、上虞、嵊州到新昌,再到天台山、临海延伸到温岭、温州,和从上虞、余姚到宁波、舟山,从宁波到奉化接新昌的一条道路。浙东,自晋代起,渐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源远流长的山水诗在此滋生,与之有联带关系的书法、绘画以及宗教等,也在这一地域达到鼎盛。唐以降,许多“壮游”的文人、失意的诗人以及“宦游”的官吏在浙东一带流连忘返,吟咏不绝,使浙东一带再次成为唐诗发展中一个特异的地区。 采风二天中,小学员们从了解唐诗之路,观看《唐诗之路》专题片,寻访民间学者,听取浙东唐诗之美的专家讲座。行走了唐诗之路,到宁波古村斑竹村、谢灵运谢公古道、剡溪,新昌天姥山,天台赤城山、国清寺追根溯源。 采风二天,天气晴朗,这给孩子们的采风创照了很好的条件。行走在古村、古寺和古驿站上,孩子们快乐得就像是放飞的小鸟,“唧唧喳喳”个不停。嘴上虽然有说有笑,但耳朵和脑可没有闲着,他们紧跟着带队作家的脚步,仔细聆听着每一个采风点的故事。这次采风活动,不仅促进了小作家们潜能的开发,而且在丰富的活动里历练了性格,激发了他们思维情趣,更加增加了对祖国唐诗文化的理解与感情。 通讯员:盛时钟 
在斑古村斑竹村剡溪边 
在新昌青少年宫聆听唐诗之路研究专家俞晓军老师讲座 
行走在天姥山上 
在国清寺听老师讲解 
在赤城山下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