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快线  教育培训  学生作品  教育科研  领导关心  友好往来  本宫风采  社团展示  网上展厅  网络课堂 
教育科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正文
关于农村校外教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雷体亮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引用     点击数:2014


       近年来,农村家庭主要成员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出现空白,形成农村中学校外教育一个盲区和家庭教育与学校衔接的断层。一是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留守少年儿童多由祖辈照顾,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少年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留守少年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二是我国自1996年实行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后,一年之中,双休日和节日有115天,暑假有45天,寒假有28天,共计休假188天,再加上每天课后的时间(睡眠除外),少年儿童一年中有半年多时间是在校外度过。农村中学生在校外时空活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放学后能安全及时到家和不能及时到家;到家后做家庭作业和帮助做家务或闲玩;周末下午在家休息或打游戏机及闲逛;节假日在家长带领下外出游玩、有的进城探望父母、在家闲玩或打游戏机或赌博等。留守农村的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农闲季节以赌博打发时光;受农村经济条件限制,村镇文化设施匮乏,无处排除空虚的学生只好到个体游戏机室去寻找乐趣。在这种情况下,“5+2=0”的现象(5天学校教育的效果被2天校外的不良影响抵消)愈演愈烈。

如何引导他们学会合理安排这些业余时间,学会休闲与发展,成为校外教育机构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校外教育利用课后及节假日时间,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与娱乐活动,客观上担负起了实施闲暇教育的重任。闲暇性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来讲,闲暇教育是帮助他们学会合理、自主地支配闲暇时间,发展个人才能,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群体而言,最能反映他们多彩童年生活的就是他们的闲暇生活,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对每个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军。

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都具备教育的共同本质,也具备教育的基本条件和特征,主要任务都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主能力和发展能力。然而,它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校外教育不受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科书的限制,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自愿地、并且有选择地参加校外教育活动;学生在校外�疃�中学习内容的深浅、进度的快慢都是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确定的;这里没有“一刀切”、“齐步走”和“统一考试的压力”,学生的学习是在一种自由、民主、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并使之不同的兴趣、爱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特长。它所具有的广泛群众性、自愿选择性、活动多样性、以及社会实践性等,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能更广泛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良好的个性,能全面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其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又能广泛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学校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不能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割裂开来,前者是后者的延伸,要让校外教育活动分站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衔接点。

第二、校外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

可以说,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活动,只有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青少年成长需要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知识教育,但是也需要一些�缁崾导�和艺术实践,需要更多的社会交往。学校班级授课制的育人模式,侧重于学科知识教学、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标准化、同步化的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人的发展,又限制了人的充分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学校很难随之进行调整,加之学校教育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原因,农村学校在学生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心灵的教育等方面较之城镇有更大的局限性,而校外教育的活动教学、技能培养、个性发展更能全面体现学习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的要求,能满足农村孩子求知的欲望,个体充分发展的需求。

   为此,我们针对农村青少年学生校外校外活动的特点,遵照校外教育工作的原则,分站在校外教育工作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了一些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活动开展,有声有色。1、礼仪教育正行为。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员中继续发扬下去,我站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员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2、赏识教育树新风。我们评选了文明班级、示范寝室、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员、三好学员和积极分子。期中、期末,分站把思想品德优秀、文明守纪的典型学员评为优秀学员,而且照片上宣传栏,张榜公布,每月将文明班级和示范寝室公榜,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并设立进步奖,尽量发现学员身上的闪光点,予以嘉奖。3、“法制教育”明纲纪。如果说礼仪教育是引导学员“内省”。那么,法制教育就是对学员进行“外束”。我站根据目前社会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也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针对学员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4、感恩教育知恩图报。分站组织2000多名学员,通过给家长写“感恩信”,让学员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知道父母给他们的每一笔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培养学员的感恩之心,感谢生命的美好、感谢阳光的灿烂、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同学的友谊……。

5、传统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每年清明节,分站和夹中政教处、团委会组织部分优秀团员到德育基地祭扫杨荣祥烈士陵墓,凭吊烈士,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教育学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将来建�栌兄泄�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好本领。

二、兴趣培训,兴趣盎然。1、快乐作文,快乐无比。分站开设的快乐作文班,另辟蹊径,在作文教学中导入游戏活动课,手工实践课,创作表演课,让学员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在愉悦的心境中动笔。现已有多名学员的文章发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2、兴趣英语,兴致勃勃。分站兴趣英语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利用竞争比赛,培养兴趣,强化成功愉快,巩固兴趣,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兴趣,利用课外活动,延伸兴趣。3、兴趣数理化,成绩喜人。学员的学习兴趣推动学员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如何让学员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分站兴趣数理化班从培养学员学习兴趣入手,进行了大胆地探讨和尝试。重点是将“学员的时间加汗水=质量”变为“教师的时间加汗水=质量”,运用多多媒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让所教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注重给学员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把学员从繁杂的资料中解脱出来,把学员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三、艺术教育,人才辈出。1、广播操比赛展风采。长期以来,分站每学期举行一次广播操比赛活动已经�俏颐堑墓呃�。通过广播操比赛,可以增加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学员拼搏向上的决心和斗志。2、书画作品展显才艺。我们利用壁橱进行书画作品展,利用这一平台展示学员的天赋和才艺,陶冶学员的思想情趣,同时也提高学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员的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同学们都踊跃参与,用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笔调,生动的画面,使学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篮球比赛领风骚。夹竹园分站篮球班学员组队,参加了公安县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初中男子组的篮球比赛。队员们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奋力争先,以高昂的斗志,高超的球艺,赛出了友谊,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经过几天激烈的预赛、决赛,在刚刚结束的全县中学生篮球比赛中,我站篮球班男子篮球队,喜获初中组男子篮球第二名。

四、“家站共建”,拓展空间。分站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聘请了校外监督员,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员  ,给“空巢家庭”、“隔代家庭”、“寄养家庭”的留守青少年又一个家。我们还聘请张桂香、凡华两位老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向学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学员心理困惑。专门聘请镇血防站张华医生为八年级女生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解答青春期困惑,收到良好效果,得到广泛好评。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学员开展“我爱我校”的演讲比赛,学员火场逃生训练,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返回到顶部
各宫动态
·(安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采茶研学进茶园
·“红领巾寻访温州城”|强城有我,红领巾与你共赴国旗之约
·温州市少年宫开展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主题教育活动
·【温州宫】家门口青少年宫丨这个春天,红领巾感受“家门口”活动新变化
·【海曙宫】“共富优学 党建联建”流动少年宫走进海曙区少林文武学校
·【海曙宫】“共富优学 党建联建” 流动少年宫走进集士港镇广德学校
·【海曙宫】“共富优学 党建联建”流动少年宫 走进阳明学校
·【海曙宫】“共富优学 党建联建”流动少年宫走进望春小学
指导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主办单位:浙江省桐乡市青少年宫 技术支持:青少年宫在线[www.qsng.cn]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兴东路456号(科技会展中心C区) 电话:086-0573-88138138 邮编:314500 
浙ICP备06041244号-1
Copyright@2005 http://www.txqsng.cn/index.htm ALL Rights Reserved